
Gising Gising – 好吃到令人清醒的炒豆菜
遙想當年第一次寫Gising Gising的食譜已經是十幾年前……我還特地回去看了一下當時青澀的文筆以及部落格的其他文章,果然我也曾經是個白目小青年呢。
這道菜最原始的名稱應該是叫Ginataang Sigarilyas,Ginataang泛指所有用椰奶煮出來的菜(aka anything made with coconut milk),Sigarilyas則是一種叫Baguio Beans的長豆,台灣現在有比較常見了,叫做翼豆。Gising Gising則是現在比較普遍會在餐廳菜單上看到的菜名:Gising在菲語的意思是【清醒(awake)】,用到清醒疊字的Gising Gising,大概直接翻譯可以叫「速速醒來」順帶兩個巴掌當成一個套餐。
相對於菲律賓的baguio beans,台灣的翼豆多數還是以原住民山菜的處理方式較多,而且應該是因為氣候或我們極其優良的農業栽種技術,台灣的翼豆本體大概比baguio beans大了2-3倍。台灣如果要做Gising Gising,除了翼豆,也可以用四季豆或是空心菜梗來替代,成本考量上會比較友善。(對於翼豆有興趣的話,可以參考我們另外有寫的一篇【認識食材:翼豆】,裡面也有稍微介紹了一些其他吃法。)
【Gising Gising/Ginataang Sigarilyas】
材料
空心菜梗 切小段
豬絞肉(可先以白胡椒、米酒醃漬去腥)
蒜末
洋蔥(切絲或切丁皆可)
辣椒
椰漿(可用罐裝或椰子粉,使用椰子粉可加少許水直接調成濃椰漿)
美極鮮味露/美味露(東南亞超市皆有,可用一般醬油替代,味道會不太一樣,但美味不減)
魚露(optional)
步驟:
- 冷油時先將蒜末以及洋蔥下鍋炒軟。(冷油下鍋可避免油溫控制不當的燒焦)
- 當蒜末及洋蔥香氣出來後,加入絞肉,翻炒到變色。
- 空心菜梗下鍋翻炒,接著倒入美極鮮味露以及魚露來調味,這兩罐的鹹度都比較高,一定要依照自己的口味來做調整。
- 將椰漿倒入鍋中,這時也可以再依照口味調整鹹淡,之後轉小火稍微收一下汁。
- 上桌前將辣椒末下鍋翻炒一下,喜歡更辣一些的可以於步驟3的時候就先下去,不吃辣的可直接省略此步驟。
- 確認絞肉已熟,即可呈盤。
我個人很喜歡美極鮮味露再加上椰漿混合出來的味道,所以湯汁我會故意多做一些,不管拌飯拌麵的很好吃。若是不太喜歡這麼水的湯汁,椰漿就少放一些。不喜歡美極鮮味露的話,也是可以用一般醬油替代,雖然我沒試過,但大概不會出什麼嚴重錯誤。
至於不喜歡椰漿……那就吃一般醬油炒絞肉就好,別做這道了,我愛莫能助。
材料
空心菜梗 切小段
豬絞肉(可先以白胡椒、米酒醃漬去腥)
蒜末
洋蔥(切絲或切丁皆可)
辣椒
椰漿(可用罐裝或椰子粉,使用椰子粉可加少許水直接調成濃椰漿)
美極鮮味露/美味露(東南亞超市皆有,可用一般醬油替代,味道會不太一樣,但美味不減)
魚露(optional)
步驟
冷油時先將蒜末以及洋蔥下鍋炒軟。(冷油下鍋可避免油溫控制不當的燒焦)
當蒜末及洋蔥香氣出來後,加入絞肉,翻炒到變色。
空心菜梗下鍋翻炒,接著倒入美極鮮味露以及魚露來調味,這兩罐的鹹度都比較高,一定要依照自己的口味來做調整。
將椰漿倒入鍋中,這時也可以再依照口味調整鹹淡,之後轉小火稍微收一下汁。
上桌前將辣椒末下鍋翻炒一下,喜歡更辣一些的可以於步驟3的時候就先下去,不吃辣的可直接省略此步驟。
確認絞肉已熟,即可呈盤。